Welcome to Celine Dion Forum
![]() |
Welcome to Celine Dion Forum, like most online communities you must register to view or post in our community, but don't worry this is a simple free process that requires minimal information for you to signup. Be a part of Celine Dion Forum by signing in or creating an account.
|
[原创]深入赏析Celine 2007 巨作Taking Chances (更新到 PART VII)长篇!不断更新!
Started by
Mac
, Nov 19 2007 08:46 AM
#31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09:52 AM
#32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09:55 AM
#33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0:04 AM
发贴的那个人.......
可能觉得 论坛就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地方,celine无论缺点优点,都应该毫无保留的发表出来
无论是好新闻还是坏新闻,不管真的或者假的,都该毫无保留的发出来让大家谈谈感想
在国内论坛发完了,又在贴吧里发
这几天 没见他发过几个积极贴,基本都是负面
面对 管理员的 删贴 他又非常委屈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说点什么好呢......这样的人现在难找了..........估计他也没上过其他论坛.....
可能觉得 论坛就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地方,celine无论缺点优点,都应该毫无保留的发表出来
无论是好新闻还是坏新闻,不管真的或者假的,都该毫无保留的发出来让大家谈谈感想
在国内论坛发完了,又在贴吧里发
这几天 没见他发过几个积极贴,基本都是负面
面对 管理员的 删贴 他又非常委屈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说点什么好呢......这样的人现在难找了..........估计他也没上过其他论坛.....
#34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0:08 AM
他发那样的消息太误导大家了 特别是一些初级FANS或者非FANS
当时EROS和MAC跟贴要他给出原文连接,他一直没回复的。直到删了贴反而说不给他发原文连接的机会了。
一到发新专辑就出来冒泡了,还尽发这样的消息恐怕也不是很简单的人
当时EROS和MAC跟贴要他给出原文连接,他一直没回复的。直到删了贴反而说不给他发原文连接的机会了。
一到发新专辑就出来冒泡了,还尽发这样的消息恐怕也不是很简单的人
#35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0:14 AM
Please support the forum by ordering everything through our special Amazon.com link
Click here. Thank you!
#36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0:21 AM
什么大事?我不明白……
#37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0:53 AM
#38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0:59 AM
Halifax的人民不欢迎Celine,所以取消在Halifax的演出?
#39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1:01 AM
Please support the forum by ordering everything through our special Amazon.com link
Click here. Thank you!
#40
Posted 21 November 2007 - 11:13 AM
#41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12:06 AM
PART II -- Alone

8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子摇滚乐队Heart来自西雅图郊区的Bellevue,但别指望他们跟后来所谓的“西雅图Grunge之声”(Nirvana, Alice in Chains, Pearl Jam)有什么关系。尽管乐队宣称自己深受重金属开山大佬Led Zeppelin和一些民谣乐队的影响,但他们的音乐仍可被归入流行摇滚之列。事实上,Diane Warren 便为Alone所在的专辑Bad Animals创作了第一首歌曲“Who Will You Run To"。脱离了70年代尖锐生猛的硬摇滚风潮,Heart用键盘电子合成器构筑的糖衣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,并且吸纳了某些disco舞曲的因素--当时Kate Bush也在做同样的事情。乐队成员几经更迭,但Ann/Nancy Wilson姐妹始终是乐队的核心成员。
Alone由金牌搭档Tom Kelly & Billy Steinberg创作于1983年。如果仍然感觉陌生,这里是他们历年的金曲列表:
1984 Madonna Like a Virgin
1986 Cyndi Lauper True Colors
1987 Cyndi Lauper I Drove All Night
Whitney Houston So Emotional
1994年,Billy和Rick Nowels,Marie Claire D'Ubaldo一起谱写了单曲Falling into You。此曲1996年经Celine Dion翻唱后,为他们赚回了一座葛莱美奖。
1987年5月,Alone作为Heart第九张录音室大碟Bad Animals的首支单曲,由Capitol唱片公司正式发行,并取得了在Billboard Hot 100榜上3周#1的佳绩。这首歌在英国同样风行一时,在金榜上最高上升到#3。尽管本作发行时间晚于true colors 和 like a virgin,但事实上的写作时间却早这两首歌。Tom & Billy当时签约于Epic公司,正与另两位制作人一道为一张名为i-Ten的唱片工作,Alone的原始版本便收录于此。Billy回忆说,他对整个录音过程非常不满意。虽然在欧洲拥有有限的爱好者,专辑发行后的最终效果却十分不理想,唯一另人印象深刻的便是Alone原始版。此后一段时间,所有的歌曲均被装入抽屉,束之高阁。
但当Like a virgin和True colors取得成功后,事情有了转机。听说Heart正在寻找一首强力抒情曲时,Tom想到了被遗忘的Alone。由于Billy始终无法忘记制作i-Ten时的不快,他对Tom的想法有些畏缩:“哦,但我真的不想再看那首歌一眼了."Tom回应道:"怎么会这样?那是首完美之作!”无奈,Billy只能回答:“嗯好吧,让我想想。明确地说,我对副歌的第一句不满意。”于是他们便找出这首歌曲的底稿开始重写润色歌曲。由于他们仅对第一行不满,整个过程显得非常顺利。在Alone的原始版本里,副歌的第一行歌词是:“I always fared well on my own”-歌词和旋律都显得僵硬死板,了无生趣。最终Billy将歌词改为:“Til now, I always got by on my own",而Tom则在旋律中加入了一些R&B的风味。两人很快便制作出了新的DEMO,并交给了当时Heart的制作人Ron Nevison,后者即爱上了这首歌。随后Tom & Billy被邀请到录音棚里与Wilson姐妹见面,一支旷世金曲就此诞生。
Celine的版本邀请到了前Evanescence成员Ben Moody担岗制作。Moody自2003年10月离队后,一直为知名女歌手创作歌曲或参与制作。他为Avril Lavigne第二张专辑Under my skin创作了Nobody's home, 为Kelly Clarkson的Breakaway贡献了Because of you 和 Addicted。此后他更与David Hodges合作,为美国偶像Chris Daughtry的处女作"Daughtry"制作了单曲What about now。选择Moody的原因除了这些辉煌的履历外,还在于他是摇滚圈时比较“洁净”的制作人。据Amy Lee回忆,Ben一直公开表示他有强烈的宗教信仰。早在他们15岁时,他就说耶酥拯救了他的灵魂。而Evanescence最早期的DEMO也有着基督摇滚的倾向。由这样一位制作人来挑大梁,既可以冒冒险(taking chances),也能够play it safe,使整首歌不致失控。
这一切使得Celine版的Alone成为了一首制作精良,感情充沛的翻唱佳作。Moody为歌曲的开篇和结尾加入了音乐盒的乐音,去掉了原曲中强烈的80年代风格的电子合成器伴奏,用交响旋乐取而代之。忧郁抒缓的提琴如悲如泣,中途出现的鼓点沉重而有节制,相对原作而言更为细腻典雅。与Celine绝大部分作品一样,配乐的作用永远是为了衬托出Celine的演唱。总体而言,Celine对Alone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,抛弃了传统而冗长的天后腔,从歌曲前部略带愤怒的低音到后部直抒胸臆的呐喊,都精准地传达出了原作的神韵。尽管并没有发行单曲,但Celine版的Alone仍在英国金榜上首周上榜登上#85,并于11月21日进入美国Hot Digital Songs的#81,共被下载了12,535次。
没有你,冷入骨髓。
8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子摇滚乐队Heart来自西雅图郊区的Bellevue,但别指望他们跟后来所谓的“西雅图Grunge之声”(Nirvana, Alice in Chains, Pearl Jam)有什么关系。尽管乐队宣称自己深受重金属开山大佬Led Zeppelin和一些民谣乐队的影响,但他们的音乐仍可被归入流行摇滚之列。事实上,Diane Warren 便为Alone所在的专辑Bad Animals创作了第一首歌曲“Who Will You Run To"。脱离了70年代尖锐生猛的硬摇滚风潮,Heart用键盘电子合成器构筑的糖衣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,并且吸纳了某些disco舞曲的因素--当时Kate Bush也在做同样的事情。乐队成员几经更迭,但Ann/Nancy Wilson姐妹始终是乐队的核心成员。
Alone由金牌搭档Tom Kelly & Billy Steinberg创作于1983年。如果仍然感觉陌生,这里是他们历年的金曲列表:
1984 Madonna Like a Virgin
1986 Cyndi Lauper True Colors
1987 Cyndi Lauper I Drove All Night
Whitney Houston So Emotional
1994年,Billy和Rick Nowels,Marie Claire D'Ubaldo一起谱写了单曲Falling into You。此曲1996年经Celine Dion翻唱后,为他们赚回了一座葛莱美奖。
1987年5月,Alone作为Heart第九张录音室大碟Bad Animals的首支单曲,由Capitol唱片公司正式发行,并取得了在Billboard Hot 100榜上3周#1的佳绩。这首歌在英国同样风行一时,在金榜上最高上升到#3。尽管本作发行时间晚于true colors 和 like a virgin,但事实上的写作时间却早这两首歌。Tom & Billy当时签约于Epic公司,正与另两位制作人一道为一张名为i-Ten的唱片工作,Alone的原始版本便收录于此。Billy回忆说,他对整个录音过程非常不满意。虽然在欧洲拥有有限的爱好者,专辑发行后的最终效果却十分不理想,唯一另人印象深刻的便是Alone原始版。此后一段时间,所有的歌曲均被装入抽屉,束之高阁。
但当Like a virgin和True colors取得成功后,事情有了转机。听说Heart正在寻找一首强力抒情曲时,Tom想到了被遗忘的Alone。由于Billy始终无法忘记制作i-Ten时的不快,他对Tom的想法有些畏缩:“哦,但我真的不想再看那首歌一眼了."Tom回应道:"怎么会这样?那是首完美之作!”无奈,Billy只能回答:“嗯好吧,让我想想。明确地说,我对副歌的第一句不满意。”于是他们便找出这首歌曲的底稿开始重写润色歌曲。由于他们仅对第一行不满,整个过程显得非常顺利。在Alone的原始版本里,副歌的第一行歌词是:“I always fared well on my own”-歌词和旋律都显得僵硬死板,了无生趣。最终Billy将歌词改为:“Til now, I always got by on my own",而Tom则在旋律中加入了一些R&B的风味。两人很快便制作出了新的DEMO,并交给了当时Heart的制作人Ron Nevison,后者即爱上了这首歌。随后Tom & Billy被邀请到录音棚里与Wilson姐妹见面,一支旷世金曲就此诞生。
Celine的版本邀请到了前Evanescence成员Ben Moody担岗制作。Moody自2003年10月离队后,一直为知名女歌手创作歌曲或参与制作。他为Avril Lavigne第二张专辑Under my skin创作了Nobody's home, 为Kelly Clarkson的Breakaway贡献了Because of you 和 Addicted。此后他更与David Hodges合作,为美国偶像Chris Daughtry的处女作"Daughtry"制作了单曲What about now。选择Moody的原因除了这些辉煌的履历外,还在于他是摇滚圈时比较“洁净”的制作人。据Amy Lee回忆,Ben一直公开表示他有强烈的宗教信仰。早在他们15岁时,他就说耶酥拯救了他的灵魂。而Evanescence最早期的DEMO也有着基督摇滚的倾向。由这样一位制作人来挑大梁,既可以冒冒险(taking chances),也能够play it safe,使整首歌不致失控。
这一切使得Celine版的Alone成为了一首制作精良,感情充沛的翻唱佳作。Moody为歌曲的开篇和结尾加入了音乐盒的乐音,去掉了原曲中强烈的80年代风格的电子合成器伴奏,用交响旋乐取而代之。忧郁抒缓的提琴如悲如泣,中途出现的鼓点沉重而有节制,相对原作而言更为细腻典雅。与Celine绝大部分作品一样,配乐的作用永远是为了衬托出Celine的演唱。总体而言,Celine对Alone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,抛弃了传统而冗长的天后腔,从歌曲前部略带愤怒的低音到后部直抒胸臆的呐喊,都精准地传达出了原作的神韵。尽管并没有发行单曲,但Celine版的Alone仍在英国金榜上首周上榜登上#85,并于11月21日进入美国Hot Digital Songs的#81,共被下载了12,535次。
没有你,冷入骨髓。
#42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12:22 AM
呵呵,继续支持,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的伴奏,很激昂,震撼人心。celine的演唱很到位,比TC还要好。
#43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01:30 AM
实际上有人说alone这首歌中规中矩,但是真的换个角度看就是切题切意
#44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03:59 AM
#45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06:07 AM
#46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06:37 AM
I Drove All Night
Falling into You
Alone
都是不同的曲风~都是Celine的翻唱佳作!
继续期待eyes on me的乐评~~~~~~~~
Falling into You
Alone
都是不同的曲风~都是Celine的翻唱佳作!
继续期待eyes on me的乐评~~~~~~~~
#47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08:21 AM
Alone真的不错其实做单曲也可以,不喜欢eyes on me做二单....更喜欢this time来做单曲
#48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10:27 AM
Alone满分!
#49
Posted 22 November 2007 - 04:40 PM
#50
Posted 23 November 2007 - 06:46 AM
看得很爽,长知识,谢谢~~
#51
Posted 23 November 2007 - 08:08 AM
Mac, come on! You are amazing~

从明天起, 做一个幸福的人. 喂马, 劈柴, 周游世界.
从明天起, 关心粮食和蔬菜. 我有一所房子, 面朝大海, 春暖花开.
#52
Posted 23 November 2007 - 09:36 AM
#53
Posted 23 November 2007 - 04:26 PM
#54
Posted 24 November 2007 - 04:08 AM
等着第三篇的评论呢,实在是精彩
#55
Posted 24 November 2007 - 08:56 AM
PART III Eyes on Me
written by Kristian Lundin, Savan Kotecha and Delta Goodrem, produced by Lundin

澳洲才华横溢的Delta Lea Goodrem身兼歌手、歌曲创作者、钢琴演奏者和演员数职,15岁时便签约Sony音乐。她的音乐风格深受古典和成人抒情乐影响。Eyes on Me本为她2007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准备,但终因种种原因没有录制。在经与Kristian Lundin和 Savan Kotecha的共同打造后,这首DEMO散发出了奇异的美感。
制作人的选择对一首歌曲的成功极为重要。制作人就是导演,对配乐、节拍、演唱有着绝对的权威。幸运的是,现年34岁的Kristian Lundin对快节奏歌曲有着天才般的把握能力。他的从业史几乎就是一部90年代后期teen pop的编年史。他与Max Martin共同创造了Bye Bye Bye (‘N Sync), Born to make you happy (Britney Spears), I want it that way, As long as you love me (Backstreet Boys)等等红遍全球的流行金曲。对于Celine,他也奉献出That’s the way it is和I’m alive两首靓丽的快歌。
Celine演绎的大多数歌曲对两性地位的问题上,情绪较为平稳,颇有些“和谐”的意味。而Eyes on Me却与以前的Your Light一样,字里行间里隐约透露出了女性主导的取向。简单而言,Eyes on Me的主题便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充满自信地忠告自己的男友,自己可是拥有着不少的仰幕者,他应该为自己给他追求的机会而感到庆幸;如果他想和自己天长地久的话,最好得keep an eye on me。
在歌曲的开篇Celine便用有些俏皮的口吻劝诫“男友”:我知道人一旦堕入爱河,就不会再注意到人性里的另一面;或者将来某天你会得到安全感,可这时机不会发生在我身上。言下之意非常明显,那就是跟我在一起就充满了“挑战”,你得随时随地注意周围“危险的动向”-我的众多仰幕者的竞争。“警告”之后,Celine开始为“男友”定下条条规矩:我的游戏规则同时适用于我们两个人;当我们不在一起时必须只能想着我;必须珍惜你目前拥有的一切(=我),无视世界上其余的一切诱惑,因为我“想要成为你呼吸的空气”;绝对不能对我不理不睬,一定要对全世界大声地宣步你深爱着我;其余的事,包括你曾经的想法都不重要。火辣的爱情宣言,isn’t it?在这个女性意味日益觉醒和高涨的21世纪,这样的告白远比“因为我是你的女人,你是我的男人”更能吸引年轻的听众。
Eyes on Me的编曲充满了东方风情,对此Celine这样解释:“歌手就像演员一样,拥有多重性格。一张16首歌的唱片必须有缤纷各异的风味,才能让听众不至产生疲劳感,一直沉醉在音乐当中。”整首歌曲的key相对较高,演唱时以直抒胸臆为主,以此烘托这位新时代的女主人公热情洋溢,青春自信的性格。配乐方面,无论是开篇的手鼓,贯穿全曲的西塔琴,还是若隐若现的敲击乐器和钢琴、中提琴,都在成功营造出异域风情的同时,突出了歌曲的精髓:节奏!轻快的节奏进程仿佛在提醒着男友,难道你不明白,爱情不需要等待,爱情不能等待?
亲爱的,照我说的做,注视我在星空下起舞……
written by Kristian Lundin, Savan Kotecha and Delta Goodrem, produced by Lundin

澳洲才华横溢的Delta Lea Goodrem身兼歌手、歌曲创作者、钢琴演奏者和演员数职,15岁时便签约Sony音乐。她的音乐风格深受古典和成人抒情乐影响。Eyes on Me本为她2007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准备,但终因种种原因没有录制。在经与Kristian Lundin和 Savan Kotecha的共同打造后,这首DEMO散发出了奇异的美感。
制作人的选择对一首歌曲的成功极为重要。制作人就是导演,对配乐、节拍、演唱有着绝对的权威。幸运的是,现年34岁的Kristian Lundin对快节奏歌曲有着天才般的把握能力。他的从业史几乎就是一部90年代后期teen pop的编年史。他与Max Martin共同创造了Bye Bye Bye (‘N Sync), Born to make you happy (Britney Spears), I want it that way, As long as you love me (Backstreet Boys)等等红遍全球的流行金曲。对于Celine,他也奉献出That’s the way it is和I’m alive两首靓丽的快歌。
Celine演绎的大多数歌曲对两性地位的问题上,情绪较为平稳,颇有些“和谐”的意味。而Eyes on Me却与以前的Your Light一样,字里行间里隐约透露出了女性主导的取向。简单而言,Eyes on Me的主题便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充满自信地忠告自己的男友,自己可是拥有着不少的仰幕者,他应该为自己给他追求的机会而感到庆幸;如果他想和自己天长地久的话,最好得keep an eye on me。
在歌曲的开篇Celine便用有些俏皮的口吻劝诫“男友”:我知道人一旦堕入爱河,就不会再注意到人性里的另一面;或者将来某天你会得到安全感,可这时机不会发生在我身上。言下之意非常明显,那就是跟我在一起就充满了“挑战”,你得随时随地注意周围“危险的动向”-我的众多仰幕者的竞争。“警告”之后,Celine开始为“男友”定下条条规矩:我的游戏规则同时适用于我们两个人;当我们不在一起时必须只能想着我;必须珍惜你目前拥有的一切(=我),无视世界上其余的一切诱惑,因为我“想要成为你呼吸的空气”;绝对不能对我不理不睬,一定要对全世界大声地宣步你深爱着我;其余的事,包括你曾经的想法都不重要。火辣的爱情宣言,isn’t it?在这个女性意味日益觉醒和高涨的21世纪,这样的告白远比“因为我是你的女人,你是我的男人”更能吸引年轻的听众。
Eyes on Me的编曲充满了东方风情,对此Celine这样解释:“歌手就像演员一样,拥有多重性格。一张16首歌的唱片必须有缤纷各异的风味,才能让听众不至产生疲劳感,一直沉醉在音乐当中。”整首歌曲的key相对较高,演唱时以直抒胸臆为主,以此烘托这位新时代的女主人公热情洋溢,青春自信的性格。配乐方面,无论是开篇的手鼓,贯穿全曲的西塔琴,还是若隐若现的敲击乐器和钢琴、中提琴,都在成功营造出异域风情的同时,突出了歌曲的精髓:节奏!轻快的节奏进程仿佛在提醒着男友,难道你不明白,爱情不需要等待,爱情不能等待?
亲爱的,照我说的做,注视我在星空下起舞……
#56
Posted 24 November 2007 - 04:29 PM
hahaha another brilliant paper,你可以去写书了,我觉得for keeps因该你写的
#57
Posted 24 November 2007 - 11:33 PM
#58
Posted 25 November 2007 - 03:09 AM
爱死楼主了
#59
Posted 26 November 2007 - 12:15 AM
我很喜欢eyes on me~当然也包括王菲版的~但是是截然不同的风格~各有千秋!不过我倒是挺喜欢Recording Session里面的版本~~~
#60
Posted 26 November 2007 - 09:08 PM
MAC亲爱的,你写的真是棒极了!!!!!
快点写下面的,看你的文章我增长了很多见识
怎一个“佩服”了得啊
快点写下面的,看你的文章我增长了很多见识
怎一个“佩服”了得啊
0 user(s) are reading this topic
0 members, 0 guests, 0 anonymous users
Sign In
Create Account








Back to top










